国研智库论坛年会|张威:新时代全面开放关键词——集成、协同、结合
作者:国研智库创新科学园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018-11-29


“开放不是一开就灵,中国未来的开放更多应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,因此,全面开放的目标应在于打造集成发展新优势,形成协同发展新模式和开辟合作发展新路径。”11月24日,在“国研智库论坛·第五届年会”上,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以 “集成、协同、有机结合”为关键词,围绕“新时代全面开放展望”发表了观点。

 

张威表示,新时代的全面开放是要素优势和制度优势有效集成的开放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以要素开放作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,依托土地、人力等要素红利,形成了参与国际竞争的传统优势。进入新时代,我国应在保持和提升传统优势的同时,加快改革投资管理制度、贸易监管制度等,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,着力打造更加透明、稳定的营商环境,形成要素优势与制度优势系统集成的国际竞争新优势。

 

同时,新时代的全面开放是单向引进式与双向互动式开放的有效集成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以“引进来”为主要手段,积极吸引境外的资金、技术、管理经验等,加快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。进入新时代,我国应在着力加强“引进来”的同时,积极有序地扩大对外投资,加强国际产能合作,形成“引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双向互动式开放,统筹内外两个市场,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。

 

张威指出,全面开放是制造业开放与服务业开放的有效协同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的对外开放以制造业为主,依靠积极引进外资,发展加工贸易等方式,奠定了我国全球制造大国的地位。进入新时代,我国应在继续稳步扩大制造业开放的同时,顺应全球产业服务化、规则服务化的发展趋势,着力探索服务业扩大开放,弥补服务业发展短板。通过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开放的有效协同,形成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新模式。

 

全面开放是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的有效协同。改革开放以来,对外开放从东部沿海开始,逐步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扩大,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。进入新时代,我国应加快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步伐,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、良性互动,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,打造京津冀、长江经济带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增长极。通过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的有效协同,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。

 

全面开放是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有效协同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实施的是“内外有别”的开放型政策,在诸多领域存在着外资“超国民待遇”和“非国民待遇”的现象。进入新时代,我国将更加重视一视同仁、平等对待,在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同时,扩大对各类内资主体的市场开放,努力构建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。通过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有效协同,形成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。

 

张威强调,全面开放是中国自主开放和协议开放的有机结合。协议开放层面,目前我国已对外签署16个自由贸易协定,涉及24个国家(地区)。不仅加快了货物贸易自由化进程,还积极与相关国家(地区)推进升级版谈判,推动服务贸易和投资合作发展。并在自贸协定框架下,探索深化地方合作新模式,为全球范围内的协议开放提供了新样板。自主开放层面,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园区开放方式,以“扩大开放—深化改革—促进发展”为主线,积极打造高水平、全方位的开放平台;依托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产业开放方式,加快服务业开放进程,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。

 

同时,全面开放是多边开放与双边、区域开放的有机结合。十八大以来,我国积极倡导充分发挥多边合作机制作用,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。积极推动参与区域合作,发挥上海合作组织(SCO)、亚太经合组织(APEC)、G20、金砖国家峰会等合作机制作用,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加开放、包容、普惠、平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。

 

此外,全面开放是主动开放与安全开放的有机结合。十八大以来,我国积极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努力实现政策沟通、设施联通、贸易畅通、资金融通、民心相通,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。既不在低迷的世界经济中“独善其身”,也不在合作的过程中将发展理念强加于人,而是主动谋划世界经济开放发展新方案,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,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贡献了中国智慧,展现了大国担当。同时,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以健全监管体系为抓手,构建安全开放新体制。积极倡导共同安全理念,共同应对全球化新挑战


文|《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记者 张倪

联系我们

天道酬勤 和而不同